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 Lu Shin Culture Foundation

本會的宗旨是促進醫學研究之發展及提昇醫療服務品質,以增進人類的健康及福祉。


10/17(六)健康公益講座主題︰體重管理+異位性皮膚炎+耳鳴、鼻過敏治療
10/17(六)健康公益講座主題︰體重管理+異位性皮膚炎+耳鳴、鼻過敏治療

 春天早晚溫差大 民眾如有眩暈症病史應慎防復發

春天早晚溫差大 民眾如有眩暈症病史應慎防復發



NOW健康 陳木森/台北報導 2020-03-10
 
 
季節邁入春天,早晚溫差極大且病毒盛行,讓不少民眾鼻水直流、咳嗽不停,掛上了病號。資深耳鼻喉專科醫師李宏信提醒,除了一般的感冒外,季節交替時更是眩暈症發作的高峰期,有眩暈病史的民眾一定得特別留意與保重,以避免經常發作。
 
 
根據患者主訴的輕重程度以及症狀,眩暈一般可分為良性姿態性眩暈、急性內耳炎、嚴重的中耳炎、脊椎基底動脈暫時性缺血或中風、梅尼爾氏症等。而季節交替時好發的眩暈多半屬於病毒感染的內耳炎,或是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或阻塞而發生暫時性缺血所引起的。
 
 
李宏信表示,眩暈雖沒有直接性的致命危機,但發作起來仍會造成生活上極大的不便。所謂的眩暈,指的是患者即使處於靜止的狀態下,卻仍感到周遭景物天旋地轉,或是身體搖晃的感覺,且常伴隨有噁心、冒汗、臉色蒼白等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,嚴重者雙眼無法睜開及正常行走,和一般的頭暈,昏昏沉沉的感受大不相同。
 
 
目前已知眩暈患者若不接受適當治療,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率較常人來得高,因此切勿輕忽,一旦發病需立即就醫。在治療上,李宏信指出,一般病毒感染或動脈暫時性缺血所導致的眩暈,多半會給予口服抗眩暈藥物,搭配維生素B群和鎮定劑讓患者服用,來穩定減緩眩暈症,且必須長期服藥,以改善內耳神經之生理功能,預防經常性的不定時復發。
 
 
其他如良性姿態性眩暈,則會施行所謂的耳石復位術;梅尼爾氏症則會建議以神經機能賦活劑、血管循環促進劑和輕微鎮定劑來進行組合治療,幫助內耳平衡系統恢復作用。但當內耳淋巴積水情況較嚴重時,會配合使用利尿劑,幫助排除體內多餘鹽分、水分,降低淋巴液積水的壓力問題,症狀就會減輕。
 
 
根據臨床觀察,普遍持續用藥並輔以飲食、生活習慣調整,多能獲得良好的改善甚至痊癒,若服藥控制後依然反覆發作,雖然可考慮手術提升治療成效,即透過手術鑿開內耳,減少內耳淋巴液腫脹壓力,但因為手術部位接近腦部,必須謹慎以待,且有復發可能,除非是藥物已無法抑制情況下,不建議作為首要選擇,術前謹慎評估很重要。
 
 
值得注意的是,眩暈本身雖沒有立即性的致命危機,卻可能是其他身體部位所發出的警訊,最常見的便屬中風。因此,一旦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眩暈症狀,同時伴隨說話不清、吞嚥困難、視力模糊、肢體無力等現象,便需立即就醫治療,以免導致憾事發生。
 
 
由於老年人是眩暈發作的第一大族群,主要與血管老化循環不良與三高疾病導致血管狹窄有關。家中若有年紀較大的長輩,在季節變化時需多給予關心,留心是否有眩暈的症狀出現,並陪同就醫治療,以預防最嚴重可能是中風之發生。
 
 
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則提醒,眩暈在診斷上,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詢問患者的病史作為依據。一旦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眩暈的情形,建議詳細記錄發作的時間、發作的時長、頭部眩暈位置是否有改變,是否有合併其他症狀等資訊,都能協助醫師更準確進行判斷。
 
  
 
引用來源 :春天早晚溫差大 民眾如有眩暈症病史應慎防復發

 



Copyright © 2011 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 Lu Shin Cultur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.